欢迎来到 法律大数据研究服务中心 !

挪用型犯罪的界定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3

收藏

中文题名:挪用型犯罪的界定及其立法完善

作者:安文录 程兰兰 闫姿含

第一作者:安文录

机构:[1]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200020;[2]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3]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1

年份:2010

期号:10

起止页码:48-57

中文期刊名:政治与法律

中文关键词:挪用型犯罪;挪用;盗窃;侵占;职务便利;

摘要:挪用行为在挪用型犯罪的构成体系中,应当是罪体的核心要素;在刑罚规范的地位中,应当是各条刑法罪行规范模式中的重心。挪用型犯罪是以挪用行为作为基础形成的一个与我国刑法分则体系排列布局不同的分类标准。作为行为形态的一种,必然有其独立于盗窃、侵占、诈骗等实行行为的品格,挪用行为要求取自自己占有和暂时使用的意图。据此,挪用型犯罪应是规制“挪”行为的刑事立法,无须将“使用”行为也规定进去;挪用者的身份不限于行使公共权力(公务)的人,也不限于具有民事上的代理权的人,挪用行为只要求存在信赖关系。

分类号:D924.393[渎职罪]

收录: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核心刊;

版权所有 ©2025 |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3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联系电话:023-6725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