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宪法理论和方法?——作为方法的宪法变迁 被引量:1
What Kind of Constitution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Does China Need?Constitutional Changes as a Method
中文题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宪法理论和方法?——作为方法的宪法变迁
作者:李忠夏
第一作者:李忠夏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年份:2024
卷号:38
期号:4
起止页码:1-15
中文期刊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文关键词:宪法变迁;宪法学方法论;原旨主义;中国宪法理论;
摘要:法学方法曾被视为是法学科学性的体现,是通往法学问题唯一正解的途径。在“唯一正解”的幻象破灭之后,法学方法一度祛魅,甚至被视为是可有可无的,沦为政治立场的包装。这两种观点都存在偏颇之处,法学方法既不是价值中立的,但也绝非任意。宪法学方法同样如此。中国宪法学的方法论体系构建必须直面“中国宪法”的双重特殊性:即中国的特殊性和宪法的特殊性。宪法方法的特殊性在于,宪法必须为整个法律体系进行价值奠基。中国宪法方法的特殊性则在于,必须立足于近代以来中国宪法整体变迁的情势,把握现行宪法的变与不变,将中国宪法变迁的内在逻辑作为理解“八二宪法”的前提或者说前结构,即以宪法变迁为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中国宪法的方法体系进行理论、知识和解释的三重建构。只有在整体宪法变迁的视野中,才可以对原旨主义方法有正确的运用,从而在具体宪法解释当中平衡原旨和变迁两个方面。
分类号:D921[国家法、宪法]
收录:BDHX:【BDHX2023】;CSSCI:【CSSCI2023_202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RCCSE;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核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