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大数据研究服务中心 !

“在当时和他们一起思考”——“同情法”在法律史解释中的运用     被引量:3

The Application of "Empathy" in the Study of Lagal History

收藏

中文题名:“在当时和他们一起思考”——“同情法”在法律史解释中的运用

作者:陈煜

第一作者:陈煜

机构:[1]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北京100001

年份:2013

期号:3

起止页码:44-54

中文期刊名: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文关键词:同情法;法律史;解释;

摘要:"同情法"是指面对历史问题,假设自己处于同一情景,最大限度地还原同一背景,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下,追问:"设我为彼,当何所思?"最终合情合理地探求出其中的原因。实际上是尽量做到"在当时和他们一起思考"。因为人的心灵相同,历史学作为一种"人学",再加上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这三者决定了"同情法"在法律史解释中是能发挥作用的,考诸许多法律史问题,用"同情法"可以更好、更深入地进行解释。但是此法的应用也是有限制的,它必须建筑在尽量"客观真实"的材料基础上,且还需要和其他方法配合,方能更好地发挥其解释力。

分类号:D929[中国法制史]

收录:CSSCI:【CSSCI_E2012_2013】;普通刊;

版权所有 ©2025 |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3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联系电话:023-6725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