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大数据研究服务中心 !

陈煜 LSSI:99.996 收藏

( 任职于 中国政法大学)

优化您的检索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4

排序方式:
“在当时和他们一起思考”——“同情法”在法律史解释中的运用被引量:3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同情法  法律史 解释  
摘要:"同情法"是指面对历史问题,假设自己处于同一情景,最大限度地还原同一背景,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下,追问:"设我为彼,当何所思?"最终合情合理地探求出其中的原因。实际上是尽量做到"在当时和他们一起思考"。因为人的心灵相同,历...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明清律例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遭际及其启示被引量:2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明清律例  日本  明治维新 法律移植
摘要:明清律例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对日本立法尤其是藩法有着重要影响。维新之后的明治初期刑法全面移植了明清律例,不过很快就渐行渐远,到明治十三年,则完全移植了西方法。其中的原因,在于文化、法律和政治上,幕末和明治初年的日本与中国趋...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论《大清律例》中的“不确定条款”被引量:2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大清律例》 “不确定条款”  法律规范
摘要:清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司法领域的控制和监督,防止官员的擅断,更为了全面管理社会生活,所以在立法时尽量将法律条款制定得全面且规范,《大清律例》就是这一规范确定性的典范。但是因为法律本身的特点以及《大清律例》作为综合性法典的性...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略论《大清律例》的“确定化”被引量:2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清律例》 律  例  条款 确定化  
摘要:《大清律例》以其律文的精密和条例的繁琐而闻名于世。从比较《大明律》和《大清律例》的律文律义,回溯《大清律例》数百年的修订过程,以及考察《大清律例》条款要素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清律浓郁的"确定化"倾向。这一确定化倾向的...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殊为具文”?——浅论《大清律例》中的“宣示性条款”被引量:2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具文  大清律例 宣示性条款  中国法 法典
摘要:《大清律例》中有一些条款,有许多属于不容易被执行但却始终存在的"宣示性条款",它们或者是因为时移世易失去了实用性,或者是因为自创立之初立法者即未指望其能严格适用。所以有论者往往以"流于具文"来批评这些条款,而主张对此加以...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概念及其条款——兼与《大清律例》相比较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唐律疏议》 法律概念 法律条款 《大清律例》
摘要:《唐律疏议》中界定了大量的法律概念,并且还有专门的法律概念条款。唐律通过"属种差"的逻辑方法和特定语词界定法,定义了相关的法律概念,并通过专设法律概念条款和在普通条款及其"疏议"中凸显法律概念的方式,将法律概念纂入法典。...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2004年法律史学新进展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张中秋 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3期
关键词:法律史学 2004年  进展  热点问题研究  学术活动  机构设置  
摘要:2004年国内法律史学的新进展,一是法律史学的机构设置与开展重要的学术活动;二是最新法律史料、教材、论著、译著的出版与简介;三是法律史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与理论深化.从中可见法律史学在回应社会与学术挑战方面的活力与价值,也可...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西周法律文化的形成及其特色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来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6年2期
关键词:西周 法律文化 法史
摘要:法律文化是法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领域,而中国有书可证的法律文化起源于西周。西周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为后世法律文化形态作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奠基,影响了此后三千年。从周人崛起到最后克商,在一系列过程中周人发展了他...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在比较中寻求法律文化交流的原理与意义——以《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较研究》为评论中心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比较  法律文化交流  原理  意义  
摘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法律的比较研究,既可加深对外国法律的认识,亦有助于对本国法律的进一步了解和改进。但是在比较的时候,必须选择好方法.首先,要注意比较的维度,必须安排好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前者便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后者在于我们...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生死同堂:坟墓在清代法律中的意义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美]张仲思[1] 陈煜(译)
机构:麻省理工学院历史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法律史译评》  2020年1期
关键词:南部县  风水师  地方官员 清代法律
摘要:前言在明清中国,坟墓除可作为死者的安息之所外,还可作为一种求得土地的有力的机制、获得和隐瞒财富乃至表达社会地位的有力机制。若干因素导致了用坟墓来说事儿,往往可奏奇效。明太祖于1370年发布火葬禁止令,强制民间进行土葬,在...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立法宗旨的继承与创新——清律与明律中“名例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5年2期
关键词:大清律例  大明律 唐明律合编  律文  比较分析  立法宗旨  军人犯罪 律条 创新  犯罪存留养亲  
摘要: 本文比较了《大清律例》与《大明律》的《名例律》律文,指出了相关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微观比较,意在说明《大清律例》并不是对《大明律》的简单抄袭模仿,而是在尊重法律传统与考虑社会生活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做出的深刻法...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经国之枢机”——浅议清律对官文书的保护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清律例》 官文书 责任  保护  
摘要:“官文书”泛指政府公文。作为国家公务活动的凭籍和重要方式,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官文书进行法律保护,清律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更为严密的规范,除了律文之外,在条例和相关则例上,更强化了官吏的官文书责任,通过刑事处罚和...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1914:“革命护法”的开端——民初的法统之争及其启示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袁世凯 孙中山  “中华民国约法”  法统 “革命护法”  
摘要:1914年5月,袁世凯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该约法确立了其统治的"合法性",标志着其法统的形成,可视为他领导的北洋军阀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一系列的斗争的"阶段性成果"。这样的斗争表面上是法统之争,但是本质上却是各种实...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从“古微”到“师夷”——魏源的思想转型与近代思潮的开端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魏源  古微  师夷 近代思潮  
摘要:魏源从幼年到青年,接受了良好的经学训练,又受到湖湘学风的熏陶,毕生服膺于"通经致用"的信条。他自觉地将公羊学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行政事务活动中,向古代求智慧,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古微"思想。但在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魏源逐渐发...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谎言的逻辑:晚清四川地区的诬告现象及其法律文化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贾空 陈煜
机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历史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法律史译评》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堂 蹊径 争端 现象  老百姓  策略  谎言 法律
摘要:前言诬告是某些人为了将诉求提上公堂以图重新仲裁的一种策略。诬告为包括穷人在内的老百姓辟出蹊径,使其能够利用公堂来主导争端的走向。研究表明,诬告是时人为了其扩大利益而在公堂上采取的一整套复杂的策略,同时也清楚地显示了即便在...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现代国际法被质疑的两大起源神话:普遍主义和平等主权在中西关系史上的演变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利 陈煜
机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法律史译评》  2017年1期
关键词:史学 程度  中西  主权 国际法 中国  传教 主义  
摘要:与传统史学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近代早期中西方的冲突,很大程度归因于中西(特别是中英)在中国主权问题上的争夺。本文将要揭示,西方帝国谋求在中国获得治外法权以及自由贸易、旅行及传教等“自然”权利,这根源于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概念及其条款——兼与《大清律例》相比较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唐律疏议》 法律概念 法律条款 《大清律例》
摘要:《唐律疏议》中界定了大量的法律概念,并且还有专门的法律概念条款。唐律通过“属种差”的逻辑方法和特定语词界定法,定义了相关的法律概念,并通过专设法律概念条款和在普通条款及其“疏议”中凸显法律概念的方式,将法律概念纂入法典。...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明清司法的新趋势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明清司法  司法确定化  推理多元化  管控 息讼
摘要:明清司法在唐宋司法制度的基础上斟酌损益,司法条款日益增多,司法程序越发细密。综合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这段时期的司法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司法确定化和推理多元化并存,对司法过程的管控和监督强度增大,诉讼难度和息讼力度加大。...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法以载道——荻生徂徕的中国法研究及其影响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清华法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徂徕  中国法 明律国字解  江户法制  
摘要: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随着儒学在日本的复兴及以《大明律》为代表的中国法及相关律学作品大量传入日本,引发了日本儒者研究中国法的热潮,荻生徂徕的《明律国字解》就是其中最为卓越的释律作品之一。徂徕的中国法研究,与...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乡饮酒礼的法律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乡饮酒礼 法律内涵 仪制  现代价值  
摘要:乡饮酒礼是中国传统上颇具特色的一种古礼,它起源甚早,内涵丰富,历代王朝皆重视推行此礼。乡饮酒礼有多种形式,其所体现的法律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明礼以导民,主要从崇德、尊老、辨等三个方面来塑造长幼有序和敬爱和谐的主流...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六事”视野中的清代则例 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法学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六事  清代则例  设官分职  严以治吏  一准乎礼  
摘要:清代则例和《大清律例》一起,构成了清代法制体系的主要方面。作为法律制度,则例构成了各部院实行“治”“教”“礼”“政”“刑”“事”等“六事”的依据。且较之于律例,则例的“官僚法”性质更加突出,充分显示了“官法同构”的特色。...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回到规范”与“追问意义”——中国法律史研究对象与立场之我见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中西法律传统》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论  法律 中国  史学 法学 事实  
摘要:法律史学作为一门法学,与其他法学诸科情形迥异,与相关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相比较,更可以显现出此中的问题。虽然在法学分类中,一般将法律史学放人理论法学之列,但是与更具有理论气质的法理学相比较,中国法律史学似乎并无多少理论色彩...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明清司法的新趋势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煜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明清司法  司法确定化  推理多元化  管控 息讼
摘要:明清司法在唐宋司法制度的基础上斟酌损益,司法条款日益增多,司法程序越发细密。综合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这段时期的司法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司法确定化和推理多元化并存,对司法过程的管控和监督强度增大,诉讼难度和息讼力度加大。...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南宋时期的司法推理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马若斐 陈煜
机构:英国阿伯丁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宋代民法  司法推理 法理 人情
摘要:本文从《名公书判清明集》出发,考察宋代司法官员在处理案件,主要是民事案件时提到的“法”“人情”“理”及“情”“情理”等词的含义和功用,意在揭橥这些关键词语在司法推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主要功用大致有三:一是对当事人提交的证...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已选条目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 ©2025 |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3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联系电话:023-6725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