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大数据研究服务中心 !

?译与拒弃:近代中国权利观形成中的自主性     

Transplantation and Rejection:Autonomy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Rights in Modern China

收藏

同行评议 2025年04月01日

中文题名:?译与拒弃:近代中国权利观形成中的自主性

作者:林来梵

第一作者:林来梵

机构:[1]清华大学法学院

年份:2024

卷号:36

期号:5

起止页码:1200-1219

中文期刊名:中外法学

中文关键词:严复;权利;自由;自主性;比较概念移植史;

摘要:随着自由权利概念的输入,近代中国权利观也得以形成,但其间仍存在着?译与拒弃之间的张力,并蕴含了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自主性立场。将严复及其相关的思想文本作为个案加以考察,便可窥见这种立场的基本内蕴。正是基于这种立场,严复没有完整接受以穆勒为代表的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思想传统,而且时常保有一种敢于拒弃的批判精神。但严复一贯具有保守倾向,应从一种参酌了严复所坚守的传统道德理想的立场对其给予评价。即使晚年的严复在一定程度上退回传统保守立场的事实无可否认,他也未像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加藤弘之在其学术生涯的中晚期那样发生急剧的思想转向。这意味着严复作为近代中国“头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竟然没有顺势滑向当时盛行各国的强权主义权利观。这同样得益于严复所坚守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道德理想。以此为核心的自主性立场,也使得严复有关自由权利的思想具有了强韧的生命力,对于我国现行宪法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分类号:D092[中国政治思想史] D921[国家法、宪法] D909.2[中国]

收录:BDHX:【BDHX2023】;CSSCI:【CSSCI2023_202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RCCSE;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核心刊;

版权所有 ©2025 |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3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联系电话:023-6725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