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大数据研究服务中心 !

春杨 LSSI:125.978 收藏

( 任职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优化您的检索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徽州田野调查的个案分析——从“杀猪封山”看习惯的存留与效力被引量:16收藏 分享
作者:春杨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年2期
关键词:民事习惯 存留  法律效力  农村法治建设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法律渊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除朝廷律令之外,传统习惯曾经是调整人们日常生活和民事行为的重要渊源。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社会的法律与秩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习惯在当...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民事习惯及其法律意义——以中国近代民商事习惯调查为中心被引量:12收藏 分享
作者:郑定 春杨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5年1期
关键词:民事习惯调查  民法典  民商事 习惯法  中国近代  调查会 民事立法 南京国民政府  民国时期  民事法律
摘要: 目前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民法典中如何确立民事习惯的地位问题引人关注。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曾经展开过几次全国范围的民商事习惯调查运动,为民商事立法工作留下了大量...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被引量:7收藏 分享
作者:春杨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来源:《政法论丛》  2005年2期
关键词:历史启示 清末 转型  中国  司法体制改革 历史局限性 体制弊端  治外法权 积极意义  
摘要:在清末变法的大背景下,与西方相比,中国的传统司法体制弊端重重;同时,其变革的经济条件已趋于成熟,加之收回治外法权的呼声日益高涨,终于导致了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剧烈转型变革.清末司法体制的转型变革既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又存在...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从革命法制到依法执政——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方式的演进与发展被引量:3收藏 分享
作者:春杨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2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领导方式  执政方式 变化  经验教训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依法执政”的治国方针,这是其领导和执政方式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建党80多年来,由于党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处的环境和任务的不同,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身份和所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正是...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民事习惯及其法律意义——以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为中心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春杨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来源:《法律文化研究》  2006年1期
关键词:民商事 民事 法律 中国  调查  习惯  
摘要:目次一、引言二、习惯与法律三、中国近代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成就四、清代民事习惯调查对民商事立法、司法的影响五、启迪:民法典起草中我们该如何对待民事习惯?一、引言中国立国已有数千年,数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连绵不绝。作为传...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已选条目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 ©2025 |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3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联系电话:023-6725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