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 徽州田野调查的个案分析——从“杀猪封山”看习惯的存留与效力被引量:16收藏
- 作者:春杨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年2期
- 关键词:民事习惯 存留 法律效力 农村法治建设
-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法律渊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除朝廷律令之外,传统习惯曾经是调整人们日常生活和民事行为的重要渊源。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社会的法律与秩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习惯在当...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民事习惯及其法律意义——以中国近代民商事习惯调查为中心被引量:12收藏
- 作者:郑定 春杨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5年1期
- 关键词:民事习惯调查 民法典 民商事 习惯法 中国近代 调查会 民事立法 南京国民政府 民国时期 民事法律
- 摘要: 目前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民法典中如何确立民事习惯的地位问题引人关注。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曾经展开过几次全国范围的民商事习惯调查运动,为民商事立法工作留下了大量...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被引量:7收藏
- 作者:春杨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 来源:《政法论丛》 2005年2期
- 关键词:历史启示 清末 转型 中国 司法体制改革 历史局限性 体制弊端 治外法权 积极意义
- 摘要:在清末变法的大背景下,与西方相比,中国的传统司法体制弊端重重;同时,其变革的经济条件已趋于成熟,加之收回治外法权的呼声日益高涨,终于导致了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剧烈转型变革.清末司法体制的转型变革既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又存在...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