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9
- 法律的经验研究范式:以规范研究为参照被引量:3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学术月刊》 2021年3期
- 关键词:经验研究 规范研究 社科法学 事实与规范 整体论
- 摘要:作为法律研究的范式之一,法律的经验研究主要围绕法律的运行过程、法律的影响、法律与社会规范三类问题展开,运用宏观社会、微观社会、微观个体三种基本社会科学视角进行观察。法律的经验研究不仅可以解释问题,也可以围绕事实来解决问题...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对话白建军:在乎真相的法律实证被引量:1收藏
- 作者:侯猛 白建军 程金华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 来源:《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8年2期
- 关键词:法律适用 大样本 全样本 教义学 社科法学 死刑案件 实证研究 白建军 犯罪学研究方法 程金华
- 摘要:一、法律研究的实证转向:'做一些留得下的东西'侯猛:欢迎白老师来参加这次对话.您不仅是全国最早在犯罪学、刑法学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也是目前国内做法律实证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通过这次对话,希望能够听到您从事法律实证研...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实证“包装”法学?——法律的实证研究在中国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2020年4期
- 关键词:实证研究 经验研究 法社科研究 个案研究 数据研究
- 摘要:法律实证研究在中国已经初具规模,但“法律实证”一词容易产生混淆,应当减少使用频次。在法学研究中,法律实证研究可以直接和更多使用简称“实证研究”或“经验研究”、“定量研究”或“定性研究”,从而最大限度避免语言混乱。在用语正...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纪要如何影响审判--以人民法院纪要的性质为切入点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6期
- 关键词:纪要 司法解释 审判指导性文件 职权配置
- 摘要:作为法院公文之一,纪要能够指导审判活动,但需要细致区分不同形式的纪要。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名义印发的纪要,对审判活动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司法解释,但纪要与司法解释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补充关系。纪要可以称为审判指导性文件,但不宜...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司法过程中的社会科学思维:以人类学为中心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思想战线》 2020年6期
- 关键词:文化冲突 人类学思维 事实认定 后果考量 法律多元
- 摘要:越来越多法律纠纷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文化冲突。作为社会科学的人类学,其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理解他者、使用当地语言等特点,都会影响甚至改变法律人对司法裁判过程的认知。人类学思维会注重拓展事实认定的边界;在进行后果考量时,会强调...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海事法院建设--从“三审合一”模式切入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代伟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律适用》 2021年2期
- 关键词:海洋强国 海事刑事案件 三审合一 飞跃诉讼 海洋法院
- 摘要:部分海事法院正在进行海事刑事案件专门管辖试点,海事审判“三审合一”的模式初步实现。这是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法院的应对举措。但为了更好地建设海洋强国,还需要在整体上反思海事法院建设。这包括如何有效提升海事刑事审判能力、能否...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只讲科学性,不讲规范性?——立法的社会科学研究评述及追问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2021年4期
- 关键词:立法学 社会科学 规范性 经验研究 制度—组织研究
- 摘要:与以概念分析为主的立法学研究不同,立法的社会科学研究强调从法律规则(规范)出发进行经验研究,对法律的形成和法律的影响做因果关系的科学说明。立法的社会科学研究虽然不同于立法的规范性研究,但并不否定或回避立法的规范性问题的讨...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科学”在司法中的运用--基于学者与法官互动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学》 2022年9期
- 关键词:规范科学 社会科学 信息技术 法学知识体系
- 摘要:法学界关于司法的理论争论目前还聚焦于社会科学是否破坏形式法治,是否构成对法律(规范)科学的挑战,社会科学在司法中的运用限度等议题。但司法实践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一方面,新兴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对中国司法构成真正的挑战,另一方...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科学”在司法中的运用--基于学者与法官互动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12期
- 关键词:社科法学 法教义学 司法裁判 学术争论 中国司法实践 信息技术 社会学考察 法学研究
- 摘要:近年来,国内法学界曾有过激烈的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之争。这种争论也是“科学”之争。在法教义学学者看来,“科学”就是指法律是一门规范科学。社科法学学者则强调社会科学对于法律和法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一学术争论也转向了司法裁判领...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司法经验研究的未来--《送法下乡》的学术影响及追问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北大法律评论》 2021年1期
- 关键词:送法下乡 苏力 司法经验 畅销书 基层司法制度 学术意义 法理 法学
- 摘要:苏力所著《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初版在2000年。[1]当时,这本书在法学界,且不仅在法学界引起了热烈讨论。[2]而一晃20年过去了,它到现在也是法学圈的学术畅销书。那么,《送法下乡》最大的学术意义何在?应该...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法的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社会科学》 2023年3期
- 关键词:法社会学 法社会科学 法律经验研究 部门法学 整体论
- 摘要:法的社会科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兴起,后又经历了自发研究和自觉研究的阶段,从最早的法社会学拓展到法社会科学。法的社会科学研究包括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两个方面。外部视角关注法与社会的关系,内部视角则是对立法、执法、...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新时代人民法院能动司法”笔谈被引量:0收藏
- 作者:张骐 孙宪忠 侯猛
- 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中国应用法学》 2023年4期
- 关键词:能动司法 依法治国 人民法院 司法公正
- 摘要:能动司法是审判机关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紧密围绕全面依法治国这场深刻革命进行的具体实践,是人民法院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促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的客观要求进行的积极探索。只有深刻把握新时...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制度格局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 关键词:党领导立法 法律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 领域立法
-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内法规体系已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组成部分的新形势下,需要在理解百年来党领导立法工作的组织化进程的基础上,明确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的关系定位与形成过程,并力求推进党领导立法...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重构新民主主义革命法治的研究框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2024年2期
- 关键词:革命法制史 革命法治 历史唯物主义 整体论 历史社会学
- 摘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史研究已经有很好的研究基础,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更多使用“革命法治”的表述,通过重构新民主主义革命法治的研究框架,以深化认识革命法治与当代法治之间的联系。为避免革命法治研究游离于中国当代法学研究和...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知识结构的塑造——当代中国司法研究的学术史考察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现代法学》 2019年4期
- 关键词:司法研究 法院组织 司法改革 法学研究历程
- 摘要:司法研究是贯穿近40年法学学术研究的重要线索。通过对人民法院组织机构变化的梳理以及司法研究中学术话语流变的考察,得以展示知识—司法实践关系的双向互动。这一互动机制的研究对解决当下法学研究以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有着正本清源的...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司法研究问答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陈杭平 程金华 戴孟岩 侯猛 侯学宾 刘洋 孙海波 张剑源 朱明哲
- 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美国欧道明大学社会学和刑事司法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律和社会科学》 2020年1期
-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比较法学 诉讼法学 国际法学 法律实证研究 犯罪学 法理学 青年学者
- 摘要:司法研究的现状如何?未来会怎样?我们设计了若干个问题,邀请到九位青年学者来回答。他们来自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实证研究、比较法学、犯罪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不同领域,结合他们自己的研究经历,娓娓道来,从而勾勒出司法研...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论我国侵权责任法分则的体系及其完善被引量:0收藏
- 作者:侯猛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来源:《中国检察官》 2016年7期
-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 体系 分则 归责原则 责任主体 立法模式 立法经验 侵权法
- 摘要:我国《侵权责任法》以“总则+分则”的模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则体系独具特色,且是对侵权法体系的重大创新。侵权责任法分则的体系是以特殊的归责原则为主线.辅之以特殊的责任主体而构建起来。从比较法上的侵权法立...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