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良 LSSI:231.317 收藏
( 任职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男,1958年12月出生,河南鹿邑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1998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 详细>>
共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30
- 讼学、讼师与士大夫——宋代司法传统的转型及其意义被引量:52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 来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1期
- 关键词:讼学 讼师 士大夫 司法传统
- 摘要:讼学与讼师是宋代社会转型下所出现的特有现象.它不仅反映着当时社会喜言财利的"好讼"风尚,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猛烈地冲击着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司法防线,影响和改铸着宋代的司法传统.本文从多层次互动的角度论证了讼学、讼师与士大夫...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反思法律史研究中的“类型学”方法——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另一种思路被引量:49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来源:《法商研究》 2004年5期
- 关键词:法律史 “类型学” 马克思·韦伯 中国 法律文化
- 摘要:以“类型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法律史固然使中国的法律传统之异质性得到了彰显,但与此同时,中国法律传统中的鲜活个性与时代特征也常常因此而受遮蔽。当我们以尊重的态度使用马克思·韦伯的“类型学”方法时,还要对此种方法保持警醒。从中...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试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观念被引量:36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学研究》 1998年4期
- 关键词:士大夫 法律观念 法律文化 合法权益 王安石 欧阳修 私有财产权 《名公书判清明集》 社会生活 司法实践
- 摘要: 试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观念陈景良以创造“理解的社会学”(VerstehendSoziologie)闻名于世的马克斯·韦伯①(MaxWe-ber,1864—1920),在研究近代法制合理化的过程中,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宋代司法传统的现代解读被引量:35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 来源:《中国法学》 2006年3期
- 关键词:传统 司法传统 宋代司法传统 现代性 解读 士大夫 宋代司法运作机制
- 摘要:司法的核心价值是实现公平,公平的实现离不开对司法权及司法运作机制的思考。如果说现代人的思考是“分权制衡”的话,那么宋代的士人及法官则提出“设官分职,各司其局”的司法理念,由此形成了宋代风格独具的司法制衔传统。传统与现代之...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讼师与律师:中西司法传统的差异及其意义-立足中英两国12-13世纪的考察被引量:30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来源:《中国法学》 2001年3期
- 关键词:中国 西方国家 讼师 律师 司法传统 比较分析
- 摘要: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12世纪对中英两国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里,双方的司法传统皆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向近代司法转型的机遇.然而,英国的选择胜利了,而中国却与此机遇失之交臂...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宋代“法官”、“司法”和“法理”考略——兼论宋代司法传统及其历史转型被引量:21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商研究》 2006年1期
- 关键词:法官 司法 法理 宋代司法传统
- 摘要:语言与词汇是一个时代风尚的真实记录。“法官”、“司法”和“法理”在宋代史料中反复出现,并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是宋代社会私有制深入发展和利益多元化在司法上的必然反映,所彰显的是:宋代社会“好讼”之风...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宋代司法传统的叙事及其意义——立足于南宋民事审判的考察被引量:19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8年4期
- 关键词:宋代 司法传统 民事审判 断由
- 摘要:中国的成文法传统极为悠久,其典型特征是:司法审判,依法判决。尽管在儒家人伦文明形态下,法官在审理刑民案件时,经常考虑天理与人情,即“参酌情理”,但这只是对“依法给断”原则的补充,而不是颠覆,更不是“卡迪司法”。宋代的民事...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崔述反"息讼"思想论略被引量:15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来源:《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5期
- 关键词:清朝 崔述 反息讼思想 意义 历史局限性
- 摘要:崔述是清朝乾、嘉之际儒家知识分子内部一个具有叛逆思想的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中第一个公开著文反对“息讼”的人,其思想的价值理应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崔述“反息讼”思想的内容、意义及其限制,为人们认识乃...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文学法理,咸精其能”(上)——试论两宋士大夫的法律素养被引量:14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律系
-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1996年2期
- 关键词:士大夫 王安石 法律素养 司马光 苏轼 自首 法律条文 宋代 谋杀 杀伤罪
- 摘要: 两宋之际,儒家知识分子——士大夫以群体的姿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左右宋王朝政治局势的决定性力量,对此,学界已有专文论述,然而,以士大夫为契点来研究宋代法律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学界还鲜有人论及。本文认为,两宋之...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借鉴被引量:12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475001
- 来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2期
- 关键词: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法律 历史借鉴
- 摘要:中国传统法律受人文精神之影响,重视人的生命及价值尊严,否定神学权威及酷吏暴君的滥杀行为,折射出中国传统法文化缓和社会压力、追求和谐及“以人为本”的理性之光。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文精神对中国法文化的影响及其对现代法制建设...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试论宋代士大夫司法活动中的德性原则与审判艺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之二被引量:11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学》 1997年6期
-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 士大夫 文化研究 司法活动 《清明集》 司法实践 法律文化 司法官员 当事人 理想人格
- 摘要: 试论宋代士大夫司法活动中的德性原则与审判艺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之二●陈景良两宋士大夫承儒家卫道弘毅之精神,挟道自重,学贵创新,在司法实践中融人文精神于德性原则与审判艺术之中,胸中流淌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愤意识。从...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宋代司法传统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10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 来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3期
- 关键词:司法传统 现代意义 宋代 传统与现代 古代司法
- 摘要: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司法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深度与现实意义的课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在这里,我仅仅想就宋代司法传统的特征及其在现代的意义谈几点看法. 一、何谓宋代司法传统 欲明司法传统,须先言司法...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突出“民族性”是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当务之急被引量:9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商研究》 2017年1期
- 关键词:民法典 民族性 中国文化 民事生活
- 摘要:由于把物视为财产且由主体占有、支配,因此西方国家民法典以“理性人”为逻辑起点,以“主体平等、意思自治”为原则,把人与财产、人与人的身份关系纳入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框架中,创造出了一套与公法相区分的私法理论与规范体系。这套理...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新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立足于1957~1966年的考察被引量:7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学研究》 1999年3期
- 关键词: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阶级斗争 旧法观点 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 若干问题 《毛泽东选集》 人民民主 依靠群众办案
- 摘要: 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新中国法学诞生了。如果说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以千百万革命烈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话,那么怎样用法律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胜利果实,怎样清除旧法观念,树...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文学法理,咸精其能”(下)——试论两宋士大夫的法律素养被引量:7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1997年1期
- 关键词:士大夫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 司法官员 宋代社会 法律条文 法律素养 文学 法理 三个方面
- 摘要: 两宋之际,儒家知识分子——士大夫以群体的姿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左右宋王朝政治局势的决定性力量,对此,学界已有专文论述,然而,以士大夫为契点来研究宋代法律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学界还鲜有人论及。本文认为,两宋之...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和特点被引量:6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学》 1999年5期
- 关键词:法律思想史 中国近代 主要内容 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西方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西方近代 法律制度 民主制度
- 摘要: 中国的近代社会不同于西方近代社会。第一,西方近代的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孕育于中世纪封建社会母体内,然后分娩、成长、壮大的历史,是社会发展史上的正常状态;而中国近代的历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虽然早就出现于明末,但...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用现实的眼光洞察法史,于法史研究中体悟现实被引量:5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 来源:《法学研究》 2009年2期
- 关键词:法史学 中国法律史 眼光 体悟 “三农” 司法传统 学习西方 中国古代
- 摘要:法史学是历史学与法学的结合。对中国法律史的深入研讨,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对现实问题的焦虑,才激发了我研究宋代法律史乃至宋代司法传统的无比深情。有人说,现在的中国离宋代已千年之久,二者有何关联?也有...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唐宋州县治理的本土经验:从宋代司法职业化的趋向说起被引量:5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年1期
- 关键词:唐宋州县治理 司法职业化 断由制度
- 摘要:唐宋之际,国家的治理方略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自唐开元年间,国家治理的重点由中央转向了地方,提出了“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治国用人原则,二是自唐中期之后至五代十国,再到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及土地私有制的深入发展,国家...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法与人:中西法文化人格差异的解读被引量:5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 来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6期
- 关键词:法与人 中西法文化 人格差异 解读
- 摘要:与学界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旨在探求中西法文化人格差异形成的深层原因.由此出发,文章从人之属性,人与人关系的解读、法赋于人怎样的社会地位三个层面研讨了中西法文化观照下人格差异的表现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研究之不足.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重视从中华法制文明中寻求资源被引量:4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
- 来源:《法学研究》 2011年6期
- 关键词:中华法系 中国法学 法制文明 知识体系 资源 民族历史 核心价值 儒家思想
-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曾创造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中华法系。然自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东渐下,中华法系逐步解体,但其精神却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已植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在社会转型、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学习西方法...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宋代司法公正的制度性保障及其近世化趋向被引量:4收藏
- 作者:陈景良 吴欢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 关键词:司法公正 宋代司法传统 整体性突破 近世化趋向 唐宋变革
- 摘要:司法活动欲实现为社会运送正义的价值目标,必须首重制度设计。宋代司法传统中的一系列制度,不仅使仁爱司法理念得到践行、法官职业素养得到提升,而且还使司法制衡机制得到强化,审判程序设置更加精密,司法辅助制度更加完善。这些举措是...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释“干照”——从“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田宅诉讼说起被引量:4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
-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 关键词:干照 田宅诉讼 契约文书 司法传统
- 摘要:宋代社会,契约文书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深化及土地权利的分离,广泛地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干照”作为“田宅诉讼”中各类契约文书的通称,也因其具有示信、客观真实的证据作用而成为宋代司法判词的常用语。“干照”是宋代...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论梁漱溟的法文化观被引量:3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99年2期
- 关键词:梁漱溟 法文化观
- 摘要: 梁漱溟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一生不仅以耿介自恃闻名于世,而且还向以独立思考、不逐流俗而饮誉于学界。对梁氏的教育、哲学、政治思想,学界多有研讨,而对梁漱溟的法律观点则语焉不详。其实,梁先生自幼接受...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清明时节说包公:包公“司法之神”形象的形成动因与观念基础被引量:3收藏
- 作者:陈景良 吴欢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生
- 来源:《法学评论》 2014年3期
- 关键词:包公 司法之神 司法公正 宋代司法传统 司法职业化
- 摘要:包公作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的“司法之神”,其形象是通过宋元明清近千年的层累叠加,通过笔记、话本、杂剧、小说等载体糅合铸就,由老百姓在生活中自发形成。除了传统清官情结和包公个人人格魅力之外,传统司法文化对人格道德力量的褒许,赵...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法律文化:中国与世界-从人生智慧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法文化的价值被引量:3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研究中心
- 来源:《江海学刊》 2002年3期
-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 法律文化 中国 世界
- 摘要:中西法律文化比较是为因应西方的挑战和我国法制现代化而展开的 ,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其间众多的仁人志士对这一课题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对这一课题的认识 ,不同时代的人出于不同的考虑 ,有着不同的话语。今天 ,有关这一课题的现状...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讼学与讼师:宋代司法传统的诠释被引量:3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来源:《中西法律传统》 2001年1期
- 关键词:研究 史学界 有所 政俗 讼学 私有制 讼师 四史 结构
- 摘要:近代思想家严复说:'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最宜究心。'唐宋之际,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土地私有制的深化及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民间'好讼'之风兴起,尤其是江南一带,出...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法律史视野下的唐宋社会变革——从“皇权统治国家,士绅构建社会”说起被引量:2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
- 来源:《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2年2期
- 关键词:唐宋变革 立法 司法 道德 风俗
- 摘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价值的古典中国,法律建构的社会秩序蕴涵着浓厚的伦理道德因素。在自汉至清的两千多年中,中华法制文明形态下的社会秩序呈现出强烈的均质趋同性:"皇权统治国家,士绅构建社会"是其典型特征。宋与唐相较,尽管《宋刑统...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 何种之私:宋代法律及司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被引量:2收藏
- 作者:陈景良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
-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 宋刑统 砧基簿
- 摘要:在土地私有制占支配地位的宋代,利益的多元化孕育并发展出了形形色色的私有权益,私有财产权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不争事实。宋代私有财产权中的“个人”不同于西方,是家庭之私与“伦理个人之私”,还有“外商个人之私”。私有制上升为权利须...
-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