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大数据研究服务中心 !

陈吉栋 LSSI:147.034 收藏

( 任职于 上海大学法学院)

陈吉栋,男,1984年出生,民建会员,法学博士,上海大学法学院讲师。美国爱荷华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4-2016),入选2018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详细>>

优化您的检索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7

排序方式:
农村房屋抵押权实现的法律障碍之克服——“房地一致”原则的排除适用被引量:27收藏 分享
作者:彭诚信 陈吉栋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村房屋抵押权  “房地一致”原则  推定租赁合同  
摘要:农村房屋抵押权实现的法律障碍在于:当前的法学理论与实践不当地将“地随房走,房随地走”(即“房地一致”)原则适用于农村房屋抵押实现场合。依现行法,房地一致原则有其固定的适用范围,而且在禁止宅基地抵押的现有规定下,坚持该原则...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论机器人的法律人格——基于法释义学的讨论被引量:26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器人 人工智能法律人格  电子人格  拟制
摘要:机器人及更广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在现行法上并不具备主体地位。但民法主体呈现扩张的趋势,赋予机器人主体地位在法律技术上并无障碍。域外法对于机器人主体资格的讨论存在客体说与主体说两种观点。客体说中存在产品责任说和类推适用动物说等...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论人工智能体法律人格的考量要素被引量:10收藏 分享
作者:彭诚信 陈吉栋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当代法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体  法律人格 意志能力 物质性条件  准则主义
摘要:是否赋予人工智能体法律人格,对外是研发与运用人工智能的前提,对内则是确立人工智能体权利、义务乃至责任的基础。这一问题本质上取决于如何平衡开发者、制造商、所有者、使用者以及第三人(受害人)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下学界所持...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智能合约的法律构造被引量:6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东方法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智能合约  区块链 电子合同 意思表示  意思实现  
摘要:智能合约以自动售货机为最初原型,随着区块链网络的发展而呈现勃兴趋势。其突出特点是自动执行,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并减少纠纷。目前理论和实践对智能合约有不同界定。智能合约存在不同的形态,应采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进行认知。当事人发...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论《民法总则》第10条中的习惯——以“顶盆过继案”切入被引量:4收藏 分享
作者:彭诚信 陈吉栋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习惯  习惯法 事实上习惯法的确信  判例 “顶盆过继案”  
摘要:《民法总则》第10条是法官找法规范,而非造法规范;是关于法的渊源的规定,而非法的适用的规定。第10条所规定的“习惯”意指“习惯法”,而现行法规定的各种习惯仅是“事实上习惯”。“事实上习惯”本质上是人的行为方式,还需具备“...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论《民法总则》不当得利一般条款的设置模式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民法典 不当得利一般条款  排除事由  返还客体  返还范围  
摘要:《民法总则》第122条规定了不当得利一般条款,但忽视了不当得利一般条款的设置模式问题,在规范内容上存在严重不足。文章考察了德国法"单一型一般条款模式"与苏俄民法"复合型一般条款模式",提出《民法总则》应采取"复合型一般条...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图景——兼论《民法典》的智能维度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探索与争鸣》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法典 人工智能  机器意志  智能合约  DAO通证  
摘要:《民法典》对于智能社会的调整限度应被重视。从原子到比特的变化,催生了人工智能法治研究由有效环境下法治如何影响个人,到法治所寻求的有效环境如何影响法治的转向。遵循传统民法形成的'主体-民事行为-民事权利(原则)-民事责任'...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个人信息的侵权救济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交大法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隐私 个人信息 个人数据 二元归责原则  自动化处理技术  
摘要:个人信息是记录于载体之上的具有可识别性的信息。与隐私不同,其上的利益兼具人身与财产属性,应当被界定为一种新型具体人格权。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亟待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个人信息侵权保护规则。在归责原则上,应以是否采取自动化处理技...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播撒信任的技术幽灵--区块链法律研究述评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探索与争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区块链 合伙企业  智能合约  数据权利  数字货币
摘要:区块链的法学研究尚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主要问题及其进境如下:一是区块链仍以互网为基础,但运用对等网络及相关技术削弱了大数据平台的影响力。二是区块链网络存在四层结构,对其监管可循此结构;中心是代币持有者,将其认定为合伙企...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法律性质——由Token持有者切入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区块链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代币  智能合约  合伙型联营  
摘要:The DAO事件暴露出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主体性界定的重要意义,而切入点是Token持有者,这一切入点的选取符合技术特征并具有积极意义。“公司说”不符合DAO平台将所有人与管理人合二为一的技术特征;“准组织”说尚未解...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公共紧急权力与国际法的对接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英]多米尼克·麦戈德里克[1] 陈吉栋(译) 郝雨璇(译)
机构:英国诺丁汉大学;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来源:《地方立法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紧急权力 国际法 约束  监督  
摘要:本文关注的是紧急权力与国际法之间的对接。国际法诸原则从何时开始与紧急权力相关?国际法对紧急权力施加了哪些指引或约束?国家管控机制与国际管控机制之间有何关系?国际法机制是如何管理或监督紧急权力的行使的?其效果又如何?公共紧...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算法化“主体”:组织抑或契约?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东方法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算法化主体  民法典 智能合约  制度经济学 组织性 交易成本
摘要:传统民商法组织理论面临多元发展需求与信息技术的挑战。在通证经济中,区块链网络参与者借助分布式记账技术,形成了根植于智能合约、以共识算法为治理机制的算法化主体。算法化主体不具备法人的科层治理结构,也不符合商业信托的法律构造...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个人信息自决权在防疫需求下的让步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向明镜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中心
来源:《法治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立法缺失  公共健康 疫情防控 规范设计  利益平衡  个人信息自决权  
摘要:在传染病疫情防控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明确个人信息自决权的权利存在并予以保护,积极回应立法缺失的现实状况,探索形成完善的公共健康领域的个人信息权的保护体系。在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日渐增多,允许对个人信...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论野生保护动物致害国家赔偿责任之法理基础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刘磊
机构:宁波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来源:《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1年14期
关键词:野生保护动物  致害救济  国家所有权 民事赔偿
摘要:关于野生动物致害是否引发私法上之责任存有争论。私法上之所有权可引发动物致害之民事赔偿责任。我国《物权法》规定之野生动物归国家所有成立私法上之国家所有权。野生动物致害为一般之民事侵权。故此,野生动物致害国家救济责任之性质为...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律师与工程师应当使用相同的机器人语言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美]布赖恩特·科比沃克·史密斯[1] 陈吉栋(译) 周晨黠(译)
机构:南卡罗莱纳大学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
来源:《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自动驾驶 机器人语言 系统  边界  要素  
摘要:工程和法律,二者乍看之下属于截然不同的两个学科,但细究而言却存在很多共同点,为了避免对这些共同点所涉概念的定义产生模糊或不一致的情况,律师与工程师应当使用相同的机器人语言。将工程技术领域与法律领域进行有机结合,依次从系统...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由“习惯法”到“习惯立法”——以“祭祀公业”与“合会”为线索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陈吉栋
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
来源:《交大法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习惯法 习惯立法  祭祀公业  合会 民法典
摘要:民法典编纂需要正视习惯立法问题,以习惯法作为相应规范设计的参考依据.我国台湾地区对祭祀公业和合会习惯立法的经验可资参考.祭祀公业和合会习惯自身存在的问题,催生了对于两者的立法.我国台湾地区通过制定特别条例的方式,完成了对...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法律如何看待机器人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尼尔·M·理查兹 威廉·D·斯马特 陈吉栋(译) 向梦涵(译)
机构: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1
来源:《法治社会》  2019年1期
关键词:机器人 人工智能 隐喻 网络法 拟人化陷阱  
摘要:“人工智能”正在或将要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之而来的技术、人伦、责任等问题给现有的法律制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首先要从法律的角度厘清什么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已选条目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 ©2024 |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3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联系电话:023-67258767